卫生人才评价存问题?过度重论文科研阻碍职业发展

对卫生人才开展评价,这是医疗体系健康发展的关键保障,其关联医务人员职业发展,还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。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,能有效激励人才成长,未完善的评价体系

对卫生人才开展评价,这是医疗体系健康发展的关键保障,其关联医务人员职业发展,还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。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,能有效激励人才成长,未完善的评价体系,或成医疗进步阻碍。当前我国处于卫生人才评价体系改革探索时期,急需构建更符合医疗行业特性的评价标准

卫生人才评价存在哪些问题

当下卫生人才评价体系有着诸多问题,特别要提出的是,过度看重论文发表,还过度看重科研项目。许多医院把 SCI 论文数量当作职称评定硬性指标,还把科研经费当作职称评定硬性指标,这就致使临床医生不得不将大量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当中。这样的评价导向,造成一部分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难以获得应有的职业发展机会,因为科研业绩不足。这样的评价导向,还致使一部分技术精湛的医务人员难以获得应有的职业发展机会,因为科研业绩不足,极大地挫伤了临床工作的积极性 。

评价标准单一化问题,极为严重,医务人员源自不同专业,身处不同岗位,然而却运用同一套评价标准,忽视了临床医疗岗位特点,忽略了护理岗位特点,还遗漏了医技岗位特点与差异,这种“一刀切”做法,无法真实反映各类卫生人才实际贡献,它不但毫无公平可言,还极不科学,导致人才评价与实际工作表现严重脱节。

如何建立科学评价标准

建立科学的卫生人才评价标准,首先得实行分类评价制度。对于临床医生,重点要考核诊疗能力,要考核手术水平,还要考核患者满意度。护理人员则侧重评估护理质量,进行人文关怀评估。科研人员主要关注研究成果,关注创新价值。如此这般的分类评价,能够更精准地反映各类人才的专业贡献,可避免出现“外行评价内行”的尴尬状况。

评价内容中应突出实践导向,把实际工作表现,如临床工作数量、质量以及疑难病例处理能力等,当作主要评价指标,同时,要引入同行评议、患者评价等多维度考核方式,借此建立起以医疗质量、患者安全和专业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体系,这样的评价标准才能真正反映医务人员的实际水平和工作价值。

卫生人才评价怎样改革

卫生人才评价体系的改革,需先从制度建设开始入手,将那些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予以取消,构建起由专业组织来主导的评价机制,充分发挥医学会、护理学会等这类专业组织的作用,去制定契合各专业特点的评价标准以及程序,建立起评价结果公示机制和申诉机制,以此保障评价过程的公开透明。

其目的在于推动职称评审跟岗位聘用达成有效衔接,此为改革的关键一项,破除职称终身制,去构建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,让评价结果同薪酬待遇、职业发展直接关联起来,从而形成正向激励,另外,设立长期跟踪评价制度,不但要关注短期业绩,更加要重视人才的持续成长以及专业贡献。

在卫生人才评价改革路径这块儿,您觉得当下最急需解决的是哪类问题呀,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,要是认为这篇文章有价值,那就请点赞并分享给更多同行 。

主题测试文章,只做测试使用。发布者:zywx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ywx.com/jnpj/%e5%8d%ab%e7%94%9f%e4%ba%ba%e6%89%8d%e8%af%84%e4%bb%b7/%e5%8d%ab%e7%94%9f%e4%ba%ba%e6%89%8d%e8%af%84%e4%bb%b7%e5%ad%98%e9%97%ae%e9%a2%98%ef%bc%9f%e8%bf%87%e5%ba%a6%e9%87%8d%e8%ae%ba%e6%96%87%e7%a7%91%e7%a0%94%e9%98%bb%e7%a2%8d%e8%81%8c%e4%b8%9a%e5%8f%91/

(0)
zywx的头像zywx
上一篇 1小时前
下一篇 55分钟前

相关推荐

联系我们

400-800-8888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件:admin@example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